三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把色谱与质谱联合起来使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是把质谱仪作为色谱仪的一个通用检测器来使用。(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方式:登录东方招标注册并购买。
售价:¥600.0元,本公告包含的招标文件售价总和四、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地点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2023年08月23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开标时间:2023年08月23日09点30分(北京时间)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互联网金融中心20层东方厅(一)五、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的,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信誉,具有履行合同能力和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记录,具有良好资金、财务状况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5)投标人不得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2)投标人可以电汇的形式支付标书款(应以公司名义汇款至下述指定账号)。4、采购项目需要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1)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3)政府采购促进残疾人就业(4)政府采购鼓励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七、对本次招标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3)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政府采购活动。4)按本投标邀请的规定获取招标文件。塑造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
《实施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省计量基础融合发展、协同升级,计量能力创新驱动、稳步提升,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初步建立,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构建风能、太阳能、氢能绿色新能源产业链计量体系,完善新型电力、水资源、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领域贸易计量综合保障能力和规范体系。完善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体系,在商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计量文化学科建设。省级计量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加强碳排放、粮食安全、先进制造、石油化工、冶金新材料、医药卫生、节能环保、水土监测、民生保障等领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省、市级强制检定项目建标覆盖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行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提供工作保障。加快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技术和标准研究,逐步推进全省计量技术服务方式从手动到自动、从现场到远程、从单一量到多参数耦合、从静态计量到动态测量、从计量器具向测量系统转变。扩大科普宣传。
对科技成果、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评定鉴定的量值保证能力开展核查评价,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一体化量值传递溯源保障能力。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将本实施意见主要目标任务纳入本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聚焦汽车、数控机床、输变电装备、燃气轮机、压缩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重点提升新型信息交互、复杂参数测量、方位感知测量、测量数据及分析应用等测量技术能力水平,开展声学传感器、多分量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高端零部件计量特性研究,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整体数字化转型。补齐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环境场地短板,建立东北大区计量科技创新和集成测量服务溯源基地。
各市、沈抚示范区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突出计量战略资源地位,制定落实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保障公共服务与安全。
弘扬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价值观念,积极选树计量工作先进典型。聚焦国家战略和辽宁区域科技创新需求,充分发挥省级和沈阳、大连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主导作用,对标国家级、大区级标准,适当超前建设支撑和保障科技创新的高水平计量基础设施。
筹划建设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家,现代先进测量实验室1家,省级碳计量中心2家,引导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和标准物质生产企业50家以上。持续推进能耗、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全面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管理体系,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引导培育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8000家以上,强制检定项目省级及以下建标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计量文化和科普工作,建设10个计量文化科普基地。培育国家级、省级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建立双碳计量溯源实验室,开展煤电、石化、冶金等领域污染物排放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数据分析应用。落实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制度,强化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和规范管理。建好国家级、省级计量文化和科普资源创新基地,推动辽宁计量馆开放应用。
到2035年,全省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关键领域测量技术取得突破,高水平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全面建立,计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趋于完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推动东北大区计量协调发展。
完善计量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省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由检测型向科研型转变,强化项目、人才、平台和资金等资源高效配置。面向沈大双核引领全域创新、核心技术攻坚战、辽宁实验室等重点方向和重大平台,开展先进测量能力提升行动。
在显著提升计量监管效能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完善计量监管制度。加快医疗器械、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药剂、可穿戴设备、康复理疗设备、营养保健食品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能力。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战略,发挥东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作用,完善区域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提升区域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推动计量宣传通俗化、制度化,以世界计量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为重点,大力宣传计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加强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支持高校设立计量相关专业。加强计量执法工作。
落实计量惠民工程,提高民用四表、公共交通、医疗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制检定能力,明确全省强制检定建设标准要求,压实地方政府保障强制检定主体责任。【化工仪器网 标准发布】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充分发挥计量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推动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辽宁实际,近日,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
在持续推进计量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加快计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工作落实。
计量监督新突破,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面应用国家计量数据管理平台,加快数字证书系统升级和推广应用。
支持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充分发挥服务效能,向社会提供专业化、高水平技术服务。创新计量监管方式。推动重点产业智能化改造,补齐产业关键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实施计量服务能力提升行动。
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与应用示范创新,搭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全流程、全体系技术服务。提高企业计量基础保障和创新能力,强化测量管理体系建设,支持计量检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与智能化管理水平。
各市、沈抚示范区要加大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支持保障,加强计量基础设施、计量科研、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强制检定实施机构、计量数据、专业技术人员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加强标准物质监管能力建设,实行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制度。
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技术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科学验证。提升装备制造计量供给水平。